佛像制造厂

寺庙建筑的起源

2021-07-07 14:13:32

中国早的寺庙建筑是建于东汉永平十年的洛阳白马寺。自那以后,佛寺就随着佛教的流传和发展,渐渐地遍及全国各地,故唐代杜牧有“南朝四百八十寺,多少楼台烟雨中”的诗句。与此同时,道教在与佛教的交流与斗争中也四处建立道观。随着佛教的中国化,佛寺与道观在建筑外形上渐趋一致,除了殿内的塑像及室内装饰外,二者的差别几乎仅在于有塔与无塔。 神佛与帝王一样,需要凡人百姓的顶礼膜拜,因而寺庙的建筑风格也应庄严肃穆的要求,呈现出整体对称和空间展开的基本特色。一般的寺庙建筑山门之后都设有四殿,布局的高潮一般在第三殿大雄宝殿,四殿两旁又有配属的殿堂僧房形成对称。名山中的寺庙一般随地赋形,也有三殿、两殿,甚至一殿的布局。但匠心独运的选址和山门外长长的进香之路,同样可以强化朝拜者的敬畏之情。

寺庙古建筑设计

中国建筑无论宫殿、陵墓、寺庙建筑设计,还是园林,都不注重单个建筑的高大,而强调群体的宏伟;不追求纯空间的凝固的音乐,而追求在时问的流动中展现自己的旨趣。中国建筑形成群体结构时,小至四合院,大至皇宫、皇城,都有一道墙,显现出一种封闭自足、不待外求、自成一统的意蕴。群体之中都有核心部位,主次分明,照应周全,其理性秩序与逻辑或明如宫殿,或暗如园林,却都气韵生动、韵律和谐。精华核心部分总是深藏于内,绝不张扬于外。虽处一墙之中,有超一墙之外。且不论园林,就是四合院、宫殿,群体结构的屋与屋之间,总留有空隙,有条件就一定要饰以亭池草木。中国建筑的这些特点使人足不出户,身不出园,就可以与自然交流,悟宇宙盈虚,体四时变化。从这个意义上说,中国建筑艺术也有外向开放的因素。

标签

下一篇:寺庙设计有哪些规律2021-07-07

近期浏览:

相关产品